怪异的天气

作者:未知 来源: 网络 时间: 2016-12-16 23:44 阅读:
昨天晚上去上最后一次大学语文课,看看外面阴沉的天气,到我走的时候竟然来了大雨。倒霉的事情又一次摊上了,为了应付这样的天气,我换上凉鞋,包也不带了,书直接装进雨衣袋内,还带了一把伞,如此行头,谁人知道我辈这是要干什么去。等公交车的人太多了,不得不走到始发站才有个座位,雨天出行真不是一件好事,此等天气最好是睡觉、看书、打扑克为妙。
一路上细雨飘洒,直到海关附近的时候,看见地面上似乎没有雨迹,纳闷,等到在北校区下车,搞笑的一幕又来了,地面完全干燥,倒是我手中的伞还在往下滴水成了一道风景了。苏州本来不是很大,天气却形成如此鲜明的分割,奈何?看来,并非地理的广阔才能带来多姿多彩的境况,很多次,学校那边下雨,市区丝毫没有痕迹,从这边到另外一边,仿^***从一个世界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似的。
很小的时候也碰见过这样的情况,有人从镇上赶回来说,那里大雨滂沱,我就很惊讶,村子里根本艳阳高照嘛,不过,看看那人身上湿漉漉的样子,又对他说的话做了最好的诠释。后来直到自己亲身经历了一次,才真的相信了,人世间还存在这么奇怪的事情,那次是在地里干活,突然就来了一阵雨,而山上的放羊人却丝毫没有受到雨的侵袭,他正好在看一场好的电影。
这样的天气称之为怪异,也正好让我懂得了并不统一的道理。物理学界的相对论并不理解,只是简单的按照表面的意思去解释,那就是,很多事情都是相对的。好像这个地方下雨那个地方干燥一样。既然是相对的,没有理由要求人人同一,尤其是观点。夜间,突然想到,到底能够相信什么,这个问题。例如,很早以前,司马迁写了《史记》这个似乎是大家都知道的。然而,是怎么知道的,消息的来源值得信赖吗。
假如司马迁的《史记》是真实存在的,那么,里面的纪录是真实的吗,假如有不真实的成分,后来人又在不真实的基础上论述下去了,又有人按照不正确的路数继续下去了,一直到了今天。因为不是经常强调参考文献嘛,直接引用的话就只会出现这样的结果,假如假设成立的话。当然,后来我打消了这样的念头,还是相信了吧,夜间的形而上思考总会使得你不得睡觉安生。
再举一个例子,一个城市内或者不同的城市内,下雨地方的人在给不下雨地方的人写信,当接到信的时候,那天最好的情况乃是下雨。因为这样收信者就可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了,否则,地理位置的转化很难说心理感受会是一样的。假如不一样,那么错误理解信中的意思那就成了正常现象。当然,这个时候最好的是有心灵感应存在,这样问题就解决了,看信的人在你写信的时候就已经感应到了。
心灵感应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到底存在不存在,假如存在应该怎样解释,是一系列的问题。我觉得是存在的,不过是一种无意识的活动。比如在梦中可能预测了明天发生的事情,而我又觉得这个事情仿^***只可意会不可言传,假如你做了一个梦,梦醒之后,你就在那里大肆宣扬一番,自然,梦想成真了,可是,也不算感应的内容了。当然,心灵感性应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,要不何来感应一说,真的心灵感应应该是这样的:两个人或者人同时想到了或者在想着相同的一件事情,而这件事暴露的过程应该只有当事人自己心里明白。
  

暂无评论

赞助推荐